專家論述
外遇的另一種聲音
何春蕤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外遇並不是最近才有的現象。但是一九八零年代開始,台灣的外遇似乎已經普及到了一個臨界點,原本在個別生命中不能為人所知的祕密情慾,逐步以集中的方式具體呈現為處處可見的賓館,沈默但觸目驚心的宣告了情慾的狂潮;同時,原本在朋友之間的口耳相傳,也開始在媒體和學術甚至常識領域中凝聚成有關外遇的正式論述,透過外遇現象的社會分析、受害者自白或第三者小說、婚姻諮詢專家的指導、激情但充滿道德內涵的連續劇集等等形式,來理解譴責預防解決日漸凸顯的外遇現象。
由於外遇被視為強烈敗德之事,因此在本土論述領域中首先獲得發言位置的聲音,主要是那些穩站道德立場或擁有客觀權威的。其中包括從經驗角度對外遇所帶來的痛苦困境進行細緻描寫(如廖輝英呈現第三者無力感的《不歸路》和施寄青謀求突破的《走過婚姻》),以及運用簡單的社會科學方法對外遇成因及處理方式提出教戰分析(如李昂的《外遇》和簡春安的《外遇的分析與處置》)。
作為一個初生的論述領域,外遇論述往往沿用現成的婚姻論述框架為本位,丈夫和妻子被視為組成一個具有正當性的完整單位,而由元配及婚姻體制的論述角度來看,任何第三者或越軌者都是對婚姻的威脅和攪擾,都需要感覺罪惡或受到譴責。外遇論述於是按著這個腳本中的互動及情緒模式,教導(女人)如何避免、防備、發現、面對、及處理外遇--也就是捍衛婚姻。
有意思的是,外遇論述的興起喚起了對變動人際關係的不安感覺,形成了大眾對外遇的焦慮,但也勾起了無限好奇,於是,在本土論述生產力偏低的情況下,各式各樣的外遇論述由西方的通俗書市中直接引入翻譯。
這一波翻譯的外遇論述本來或許只是自由個人主義觀點的宣示,但是移植至單音的本地論述氛圍時,卻挑戰了原本由道德規範和知識權威主導的外遇論述。它們在所謂外遇受害者或外遇諮詢專家的權威發話位置之外,引進第三者和出軌者的觀點,創造了新的主體位置加入生產有關外遇的敘述,使得外遇不再是單音的陳述,而是三面立體的圖像。可惜其中有些作品仍然把當事者的坦言嵌入前面所說的那種制式社會科學分類列舉分析(如由同一位作者出品的《慾望街車:不忠實的男人》及《新婚姻報告》),不但繼續複製婚姻關係的神聖地位,也繼續要求女人以自制力和耐心來避免或化解身旁男人的外遇。
好在另外一些外遇論述極力抗拒這種忽略歷史和文化成因的作法,它們嘗試提供深刻的理論來說明外遇的歷史形成和文化內涵,避免預設個人道德的價值判斷。例如純理論分析的《婚外情:無法抗拒的誘惑》一開頭就對十九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的外遇面貌進行了頗為細緻的描述,不但關注到性別和階級對外遇形式的框限,也注意到現代婚姻性質傾向友愛模式的特殊發展;可惜作者在該書的其他篇章引用各種心理學分析時似乎又落入了平面的刻板分析。又例如包含許多個案坦言的《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以歐洲異教文化對外遇的浪漫幻想,以及中產清教徒的嚴謹生活要求,來解釋美國現代婚姻關係的深層矛盾以及這個矛盾在個人生命中的浮現。這些有理論架構的外遇論述脫出了責備
個人的道德評論模式,以社會文化的結構傳統來顯示,外遇其實是整個社會在婚姻制度上的基本矛盾的展現。 在此同時,它們所包含的大量個人外遇坦言也極力抗拒過去那種將外遇同質化和類型化的傾向。像《祕密戀情:女人的外遇》和《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此書請本地學者寫的<序>很突兀的努力走回道德的老路),都很仔細的呈現每一個外遇案例的個別性,也很平實的細數當事人的複雜心情,不但顯示了外遇的多元面貌,更拒斥將外遇一竿子打翻的道德義憤。
台灣的外遇論述一向假設出軌者是男人,這當然不表示女人比較少出軌,而可能是因為女人更仔細的維護自身的情慾空間,因此也較難進行研究,舶來外遇論述在這方面提供了可貴的資料。《祕密戀情:女人的外遇》以無數女人的心情故事同情的指出,女人常常被迫在婚姻中維持祕密的戀情,是因為她們往往在不夠成熟時就進入了婚姻,後來個人的成長受到挫折時仍不忍割捨婚姻,祕密戀情於是成為她們得到肯定,維持自我的唯一出路。《祕密戀情》雖然同情女人的出軌但終究暗示這是「不得已的事」,相較之下,《每個女人都該冒一次險》的訊息就更正面了。這本小說雖然人物眾多繁雜,但是全書對外遇在不同女人生命中的意義和影響進行細緻呈現,再透過女主角的心情忐忑來帶領女讀者冒一次閱讀的險,結尾的高昂氣勢算是眾多外遇論述中的異數。
近期外遇論述的多元化、個別化和複雜化,肯定了新的論述位置,重新理解了外遇中不同主體位置的自主考量,因而初步拆解了原有外遇論述中看來固定不變的因果報應原則,挑戰了夾帶道德和知識權威的單一論述觀點,女性在出軌論述中的逐漸發聲更積極的維護了女性情慾的言論自由。外遇論述的知識/權力攻防戰於焉開展。
外遇並不是最近才有的現象。但是一九八零年代開始,台灣的外遇似乎已經普及到了一個臨界點,原本在個別生命中不能為人所知的祕密情慾,逐步以集中的方式具體呈現為處處可見的賓館,沈默但觸目驚心的宣告了情慾的狂潮;同時,原本在朋友之間的口耳相傳,也開始在媒體和學術甚至常識領域中凝聚成有關外遇的正式論述,透過外遇現象的社會分析、受害者自白或第三者小說、婚姻諮詢專家的指導、激情但充滿道德內涵的連續劇集等等形式,來理解譴責預防解決日漸凸顯的外遇現象。
由於外遇被視為強烈敗德之事,因此在本土論述領域中首先獲得發言位置的聲音,主要是那些穩站道德立場或擁有客觀權威的。其中包括從經驗角度對外遇所帶來的痛苦困境進行細緻描寫(如廖輝英呈現第三者無力感的《不歸路》和施寄青謀求突破的《走過婚姻》),以及運用簡單的社會科學方法對外遇成因及處理方式提出教戰分析(如李昂的《外遇》和簡春安的《外遇的分析與處置》)。
作為一個初生的論述領域,外遇論述往往沿用現成的婚姻論述框架為本位,丈夫和妻子被視為組成一個具有正當性的完整單位,而由元配及婚姻體制的論述角度來看,任何第三者或越軌者都是對婚姻的威脅和攪擾,都需要感覺罪惡或受到譴責。外遇論述於是按著這個腳本中的互動及情緒模式,教導(女人)如何避免、防備、發現、面對、及處理外遇--也就是捍衛婚姻。
有意思的是,外遇論述的興起喚起了對變動人際關係的不安感覺,形成了大眾對外遇的焦慮,但也勾起了無限好奇,於是,在本土論述生產力偏低的情況下,各式各樣的外遇論述由西方的通俗書市中直接引入翻譯。
這一波翻譯的外遇論述本來或許只是自由個人主義觀點的宣示,但是移植至單音的本地論述氛圍時,卻挑戰了原本由道德規範和知識權威主導的外遇論述。它們在所謂外遇受害者或外遇諮詢專家的權威發話位置之外,引進第三者和出軌者的觀點,創造了新的主體位置加入生產有關外遇的敘述,使得外遇不再是單音的陳述,而是三面立體的圖像。可惜其中有些作品仍然把當事者的坦言嵌入前面所說的那種制式社會科學分類列舉分析(如由同一位作者出品的《慾望街車:不忠實的男人》及《新婚姻報告》),不但繼續複製婚姻關係的神聖地位,也繼續要求女人以自制力和耐心來避免或化解身旁男人的外遇。
好在另外一些外遇論述極力抗拒這種忽略歷史和文化成因的作法,它們嘗試提供深刻的理論來說明外遇的歷史形成和文化內涵,避免預設個人道德的價值判斷。例如純理論分析的《婚外情:無法抗拒的誘惑》一開頭就對十九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的外遇面貌進行了頗為細緻的描述,不但關注到性別和階級對外遇形式的框限,也注意到現代婚姻性質傾向友愛模式的特殊發展;可惜作者在該書的其他篇章引用各種心理學分析時似乎又落入了平面的刻板分析。又例如包含許多個案坦言的《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以歐洲異教文化對外遇的浪漫幻想,以及中產清教徒的嚴謹生活要求,來解釋美國現代婚姻關係的深層矛盾以及這個矛盾在個人生命中的浮現。這些有理論架構的外遇論述脫出了責備
個人的道德評論模式,以社會文化的結構傳統來顯示,外遇其實是整個社會在婚姻制度上的基本矛盾的展現。 在此同時,它們所包含的大量個人外遇坦言也極力抗拒過去那種將外遇同質化和類型化的傾向。像《祕密戀情:女人的外遇》和《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此書請本地學者寫的<序>很突兀的努力走回道德的老路),都很仔細的呈現每一個外遇案例的個別性,也很平實的細數當事人的複雜心情,不但顯示了外遇的多元面貌,更拒斥將外遇一竿子打翻的道德義憤。
台灣的外遇論述一向假設出軌者是男人,這當然不表示女人比較少出軌,而可能是因為女人更仔細的維護自身的情慾空間,因此也較難進行研究,舶來外遇論述在這方面提供了可貴的資料。《祕密戀情:女人的外遇》以無數女人的心情故事同情的指出,女人常常被迫在婚姻中維持祕密的戀情,是因為她們往往在不夠成熟時就進入了婚姻,後來個人的成長受到挫折時仍不忍割捨婚姻,祕密戀情於是成為她們得到肯定,維持自我的唯一出路。《祕密戀情》雖然同情女人的出軌但終究暗示這是「不得已的事」,相較之下,《每個女人都該冒一次險》的訊息就更正面了。這本小說雖然人物眾多繁雜,但是全書對外遇在不同女人生命中的意義和影響進行細緻呈現,再透過女主角的心情忐忑來帶領女讀者冒一次閱讀的險,結尾的高昂氣勢算是眾多外遇論述中的異數。
近期外遇論述的多元化、個別化和複雜化,肯定了新的論述位置,重新理解了外遇中不同主體位置的自主考量,因而初步拆解了原有外遇論述中看來固定不變的因果報應原則,挑戰了夾帶道德和知識權威的單一論述觀點,女性在出軌論述中的逐漸發聲更積極的維護了女性情慾的言論自由。外遇論述的知識/權力攻防戰於焉開展。